世界在破晓的瞬间前埋葬于深渊的黑暗

Sunday, March 09, 2008

不征收产业税真的好吗?

(刊登于联合早报2008秒年 3月9日)


近几年来,社会贫富悬殊日渐扩大的问题一直都挂在许多人的嘴边,而在许多日常用品的物价上涨后更加突显。许多政治人物也对贫富悬殊的问题表示深切关注,并且承诺解决此问题。因此,当我得知有关当局宣布即将废除产业税时,其实感到些许惊讶和困惑,并且觉得这是个稍微矛盾的决定。

废除产业税在贫富悬殊日渐扩大的背景下显得有些奇怪。尽管我不是经济学家,不过我从高中课本记得有关当局之所以向老百姓征收税金是因为需要那笔钱来提供公共服务。减少了产业税所带来的收入后,有关当局就必须从其他地方取得这笔收入。在某种程度上,税金是可以重新分配贫富阶级之间的资产和减少社会上的贫富悬殊的工具之一。 这就是为何有关当局在抽取所得税时一般都向高收入者征收更多税,而不对某些低收入者征收税金。

如果仔细去思考此问题,就不难得到产业税所影响的是拥有产业和积蓄的中上阶级的家庭而非低收入家庭的结论。反观地, 在去年从5%调至7%的消费税在某种程度上是影响所有收入阶层的政策。这点就是让本人感到非常困惑和觉得有关当局的行为有些矛盾的地方。不是说好要尽力减少贫富悬殊吗?那么为何废除完全不影响低收入家庭的产业税,而却又不想办法尽量别调高会影响低收入家庭的消费税呢?

有关当局声称废除产业税是一个进步 (progressive) 的政策,因为能够把自己的产业留给后代似乎是件理所当然和合理的事。然而,换个角度来看,对于无须付出劳力就能仰赖庞大的遗产的富家子弟,或许遗产税只是意味着他们所继承的遗产稍微比较少,不过却可能还是比多数人一辈子所能赚的钱还更多。对于许多没有遗产可继承的人而言,这似乎听起来有些不妥吧。美国已故作家 Kurt Vonnegut 曾多次在他的作品里探讨此问题,其小说有许多人物都是仰赖庞大遗产和其遗产所赚进的利息而坐享其成,成为对社会无贡献的话题人物。仔细想想,类似 Paris Hilton 的人物似乎就完全体现了 Kurt Vonnegut 笔下所要讽刺的社会现象。

当然,另一种说法就是以上观点似乎是对有资产者不公平。或许,这些人在生前就已经比一般人缴更多税了,没必要在他们过世后依然如此。更何况,许多有钱人在生前也透过捐款的方式对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有关当局也似乎没有权利通过遗产税来强迫有钱人做出贡献。如果有资产者不愿意将部分遗产与社会分享而只想留给子女,对他们而言也算是合理的想法。毕竟,我们不能够要求所有的人都拥有 Warren Buffet 伟大的情操,立遗嘱将多数遗产捐出而只留少许部分给子女,只因为他相信遗产的目的是为了让子女有资本地追求梦想,而非让子女认为他们这辈子无须工作了。有趣的是 Warren Buffet 本身也曾经指出 (在美国) 废除产业税只会对高收入者有利和扩大贫富悬殊。

从经济的角度而言,废除产业税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吸引更多的资金。毕竟,产业拥有者也是高消费者和新企业的投资者,而这些资金的输入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可以刺激经济。或许许多国外的富商也会因为我国没有产业税而选择移民到这里,间接为国家带来另一笔财富。然而,问题是这些新注入的资金到底有没有办法从社会的顶层回流到社会的底层。以上思考逻辑符合美国经济保守派近十年来的思维和政策:减少有资产者的税务,好让他们更愿意消费和投资,然后透过其消费和投资刺激经济。不过,近期有许多评论者相继批评此做法,因为他们认为这不仅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也让许多属于中产阶级的家庭承受前所未有的负担。说明白些,被刺激的经济只让原本有能力投资的资产拥有者受益,而一般人都无法分一杯羹。

综合以上理由,本人无法认同废除产业税是明智之举。就本人的卑微之见,有关当局若想让一般中产阶级的家庭受益和减少高和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合理的做法应当是提高征收产业税的底限,而非完全废除产业税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