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破晓的瞬间前埋葬于深渊的黑暗

Tuesday, August 03, 2010

媒体与科学新闻

(刊登于联合早报2010年7月11日)

最近和大学时期指导本人的教授吃饭闲聊时,除了互相交换了教育的心得外,谈话的内容当然还是三句不离本行般地围绕着最近发表的心理学研究。在我们所讨论的话题当中,包括了近期于美国的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发表的一篇有关学习风格(Learning Styles)的报告。

所谓学习风格的概念指的是不同人有着不同学习风格的说法。这其中的学习风格包括视觉、听觉等等。根据许多推崇学习风格的人士而言,教育工作者应当针对每个人不同的学习风格而施教。例如,教育工作者应该利用视觉讯息去教导拥有视觉学习风格的学生,如此一来教学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应。

该报告综合了近二十年来对学习风格此理论的研究后,指出尽管学习风格的说法在大众意识和教育工作者中很普遍,不过支持该理论的证据却是微乎其微。因此,撰写该报告的学者们还呼吁教育工作者们不应该把教育资源浪费在没有实质证据支持的学习风格理论上,反而应该将资源转向拥有许多证据支持的教育方法上。

对于此结论,教授和我并不感到意外,反而认为此结论理所当然。这是因为我们几年前在讨论此课题时就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当然,我们当时的结论仅是源于咱们对于人类处理资讯的知识而做的揣测,而并非像以上学者一样系统性地参考了研究文献。然而,我们在几年前讨论此课题的动机却和撰写该报告的学者一样,就是对于咱们周围许多教育工作者毫不保留地接受学习风格说法的现象感到不安。

在讨论此报告的内容后,我对教授表示自己希望此报告可以改变许多人的看法。然而,教授并没有认同我的看法,反而认为此报告的发表并不会改变什么,相信学习风格的人还是会相信学习风格的说法,不会为此报告的结论所动摇。对教授而言,要改变一般人的想法是十分困难的事,尤其是在大众已根深蒂固的想法,绝不会因为某些学者的澄清或者报告就能够改变。

仔细想想,教授的话也并不是完全没道理,并让我想起了一般大众对于所谓莫扎特效应(Mozart Effect)的看法。许多大众都认为让孩子聆听莫扎特的音乐有助于孩子的智能发展,尽管从该说法开始至今有许多研究显示该效应没有科学根据。就在几个星期前,我的某位亲戚才花了一笔钱购买莫扎特的音乐播给她的女儿听,希望能借此提升女儿的智能,尽管我一再提醒这位亲戚莫扎特效应毫无证据支持。

为何在公众意识根深蒂固的想法如此难以改变呢?当然,这其中的原因或许有很多,不过本人认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有些媒体并没有能力去处理有关科学研究的新闻,导致许多相关的研究无法渗透到大众意识内,改变一些根深蒂固的错误想法。许多媒体工作者不是毕业于大众传媒系,就是毕业于人文学系。尽管也有媒体工作者毕业于科学或者理工学系,不过我相信这些媒体工作者属于少数。因此,对于有关科学研究的新闻,多数媒体工作者其实都是在处理他们不熟悉的知识领域,难免就会出现思维上的盲点。

不仅如此,许多媒体在报导有关科学研究的新闻时都缺乏所谓的“新闻记忆”,很多时候并没有彻底地跟进某些科学研究的后续发展。就拿所谓的莫扎特效应做为例子,此效应其实源于某篇初步的研究报告,而许多媒体在得知了此报告后就对大众大肆渲染聆听莫扎特音乐能够促进儿童智能发展的消息。然而,这些媒体却忽略了许多之后显示莫扎特效应其实不存在的研究报告,没将这些不支持莫扎特效应的研究浮现到大众意识中。当然,一般大众也不会去阅读专业的科学报告,如果媒体没有进一步跟进的话,也难怪有时这些错误的想法会在大众根深蒂固。

当然,本人之所以知道学习风格和莫扎特效应没有科学根据是完全因为自身的专业训练。本人也多次遇到类似状况:从媒体上得知一些有关其科学领域的讯息后,在与拥有该领域的专业训练的人士交谈时才发现该讯息不是完全错误,就是过于简单化。此现象或许也体现了现今媒体所面对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在许多有关科学和科技的知识变得越来越专业的趋势下,媒体们是否能够依靠原有的操作模式来正确地报导有关这方面的新闻呢?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hey u dont blog long posts in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