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破晓的瞬间前埋葬于深渊的黑暗

Tuesday, August 03, 2010

亲子教育可以用选择代替吗?

(刊登于联合早报2010年8月1日)

由于自己还没有当父亲,因此以下言论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只能算是纸上谈兵。

然而,因为周遭有些朋友的儿女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所以和他们见面时,话题难免围绕着亲子关系和养育儿女的课题上。当然,很多时候话题都是从朋友讯问我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与孩子沟通的问题开始。不过,每当我向他们解释我所钻研的领域并非儿童心理学,因此无法给予任何专业的协助时,话题的重心就转到了朋友们养育儿女的经验和所面对的种种问题。

从与朋友们的谈话中,本人不难发现一些大家都爱的话题。例如,那些孩子即将上小学的朋友就开始讨论如何能够替小朋友报考所谓的 “明星小学”,从搬到这些明星小学的周围到距离小孩报考小一入学的两三年牵就到这些小学当义工的招数都不算什么,我甚至听到有些父母为了增加小孩能够报考明星小学的机会而不惜花钱在附近租房间但却又不搬入所租的房间的故事,只为了能够获取报考入明星小学的资格。

或者说,那些孩子还在幼稚园的朋友就会大谈应该让小孩参加哪些培训课程,如芭蕾舞课程、游泳课、语文正音和培训班等等。不然的话,就是讨论哪些儿童教材最好。如果有一群拥有同样年纪的孩子的父母在场的话,那么大家就像勤劳的学生一样交换笔记,互相向彼此介绍哪个芭蕾舞学校比较好,或是应该让孩子参加哪个培训课程才对小孩最有益,或是可以购买哪个教学影像光碟给孩子看。

本人听了许多有关养育儿女的话题后,突然发现有个不断重复的主题,也就是许多年轻的父母在谈论如何养育儿女时,其中的重点并非在于花费时间和精力来亲自教导自己子女,而是在于花费时间和精力替孩子做出最好的选择。例如说,选择最好的明星小学、选择对孩子有益的培训课程、选择能够同时娱乐又教育孩子的儿童教材,仿佛只要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就等于给予孩子某种教育。

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些父母的行为都是出自对于孩子的关怀,只不过本人总觉得这种做法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与其大费周章去设法让小孩能够报考入所谓的明星小学,为何不将同样的时间用在亲自教导孩子呢?难道是因为感觉当父母的责任过于重大,所以才选择寻找专人来代替自己负责小孩的教育吗?毕竟,就算自己会游泳,也未必能够确保能够有效地教自己的小孩游泳,倒不如聘请个专业的教练来教导。

如果按照此思维逻辑去看待以上现象,这是否是种变相的责任推卸呢?例如说,如果小孩的某某东西不够好,绝对不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不足够,因为父母已经替孩子选择了优良的学校/培训课程/教练了。如果要追究责任,都是那个学校/培训课程/教练的错。

当然,这种指责或许有些欠缺公平,因为现在许多父母都忙于事业,就算他们想花多一些时间来亲自教育孩子,恐怕很多时候都只是力不从心,而用良好的选择来代替亲子的教育或许只是某种不得以的下策。或许,本人在将来当了父亲后,也会因为种种理由而无法亲自教导自己的小孩,而跟那些已经当了父母的朋友一样。

都说了,自己还没当父亲,所以以上言论或许只是在纸上谈兵罢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