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破晓的瞬间前埋葬于深渊的黑暗

Thursday, February 09, 2006

监督第四权

(刊登于联合早报2006年2 月9日)


在西方民主社会里,尤其是美国,俗称第四权的媒体一向扮演着监督政府的角色。第四权即立法、司法和行政之外的另一权力。媒体透过揭发政府官员的滥用职权或者失策以保障人民的利益。不仅如此,媒体也被一般美国大众赋予提供和主导公共话语的角色。 因此,在美国大众的眼中,媒体应该是中立和毫无偏见的独立机构,其立场不应该被任何政治势力左右。 或许在美国七十年代发生的水门案最能够体现媒体做为独立监督机构的精神。

  由于媒体扮演着这种特殊角色,因此它有必要独立于政府,甚至有时保持对立的关系。换句话说,这导致媒体必须由自由市场的力量来左右,而非被政府条例管制,要不然一般的看法就是媒体就会沦为政府的传声筒。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对于公共话语的责任和所扮演的监督角色严重地受到影响。

主流新闻的商业化

  从八十年代起,美国媒体趋向了联合企业化的形式,导致媒体的运作原则从原本的监督和主导公共话语转换成利润挂帅的模式。 这对媒体处理主流新闻的方式有很大的影响。新闻的价值不再以重要性来衡量,而是以销量与收视潜能来衡量,因为后者能够为媒体公司带来更大的经济回报。
  公共话语的主导从冲突的和解转换成冲突的制造,因为冲突的产生使得收视率升高。这导致公共话语的偏激化,复杂问题的简单化,许多重要和需要妥协的争议都被推到极端的立场去:不是红就是蓝,不是保守就是开放,不是支持就是反对。 以广播为例,如同容易准备的速食晚餐一样,复杂的议题变成简单的原声摘要播出,以便观众能够简单地吸收,提高收视率。 然而,这种非此即彼的议题切割却严重地分裂观众的立场,而议题的焦点也在被简单化的过程中模糊了。

  由于受到市场力量的左右,许多新闻节目把焦点放在能够吸引观众的课题,而非重要的课题。轰动的新闻吸引了大众的视线,让他们忽略了应该注意的课题。不仅如此,24小时电视新闻台从八十至九十年代陆续的涌现,也产生了几个新问题。

  第一,24小时新闻对于资讯的需求比传统半小时新闻来得高,新闻节目为了不重复而采纳更多的新闻资讯,导致新闻整体素质降低。

  第二,由于不同新闻台的恶性竞争,各台为了争取新闻首播,因此很多时候在没有核实新闻来源的情况下就播报了。

  第三,在所谓独家新闻的压力下,出现了记者捏造新闻的情况。

  第四,政府巧妙地利用各新闻台的恶性竞争,削弱了各新闻台的力量。

  各新闻台为了确保自己能够得到有关当局的发表声明而不敢提出刁难的质疑。许多政治人物也利用了这点,只愿意提供消息给肯合作的新闻台,而拒绝让那些质问他们政策的新闻记者访问。 换句话说,自由市场的力量将一些新闻台沦为政治人物的传声筒,让他们失去了原本扮演的监督角色,这无疑是个天大的讽刺。

另类的新闻?

  2004年10月25日,美国著名喜剧演员约翰·史都华(Jon Stewart) 在CNN新闻台的现场辩论节目Crossfire 里指责该节目的两名主持人失责,把应该是讨论严肃课题的辩论节目搞成贩卖简单化和偏激化的政治论点的闹剧,使得公共话语的主导沦为了政治人物行销策略的贩卖。

  该事件即刻成为了美国观众讨论的课题,而史都华的行为顿时受到了许多美国大学生的赞赏。

  约翰·史都华其实来头不小。他是有线电视台Comedy Central 的The Daily Show with Jon Stewart的主持人。该节目以讽刺手法模仿主流新闻,透过新闻片段的解构来突显政治家自相矛盾的发言,以及利用幽默但令人深思的手法评论许多重要的社会课题。 尽管这是个讽刺喜剧节目,不过在对待严肃的时事课题从不马虎。因此,美国电视评论家协会 (Television Critics Association)于2004年把原本颁发给主流新闻的“最佳新闻和资讯节目”奖颁发给该节目。

  评选委员在解释这个决定时透露,在各主流新闻沦为政治家的贩卖机和没有办法有效地主导公共话语的情况下,该节目不仅以诙谐幽默的手法一针见血地分析了重要的政治课题,而且还让年轻的美国观众对严肃的政治社会议题产生兴趣。 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统计调查显示收看该节目的观众群多数不仅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还比一般收看主流新闻的观众对于时事课题更了解。 不仅如此,有许多美国青年在网络调查上坦言他们很多时候都依赖该节目而非主流媒体了解时事新闻。

  仔细想想,该节目之所以能够把焦点放在重要的课题上,大概与它无需像24小时新闻台一样时时刻刻都播放着新闻有关。 史都华在某个访问中透露该节目总需要花一整天的时间来准备少过半个小时的节目,因为撰稿人必须对时事深入了解,才能够写出引人发笑的笑话。 其实这种运作方式不是和传统新闻雷同吗?只不过其中一个在深入了解问题后提出严肃的质问,而另一个提供了轻松的讽刺。

  该喜剧讽刺节目受欢迎的现象不仅令人联想到台湾政治模仿节目《全民大焖锅》的成功。其实以上对于美国媒体的批评,套用在台湾的媒体也很适合。这是否意味着新闻媒体如果生存在自由市场里,最终会失去提供重要信息、主导公共话语和监督政府的能力,变成和娱乐节目没什么两样? 在这种情况下,讽刺喜剧节目成为观众摄取时事消息的来源,不知道是让我们重新思考新闻媒体、自由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还是反映了时代的荒谬呢?

No comments: